緣起和理念
(一) 緣起之前
2011,我離開待了二十八年的北榮,南行,來到虎頭山麓的桃榮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主任七年,多待兩年,2020 退休。
北榮是醫學中心,分工極細,每個人只要忙自己專精的部分即可。桃榮是區域教學醫院,精神科二百四十張床 (急性慢性日間),編制緊縮,只有四位主治醫師,每個人忙裡忙外什麼都要忙。
在北榮,除了一般精神醫療,我主要用心在心理治療,尤其是自體心理學。在桃榮,除了一般精神醫療,我主要用心在帶領醫療團隊,大家一起勞動。
我感念那九年,一起共事過的,護理心理職能治療社工就服諸師,我跟這群年輕人說,這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大家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你可以說,北榮二十八年,我其實鎖在塔裡;桃榮九年,我才行走在大地。
2020 六月退休,赴竹北,在友人吳醫師診所,待了三年半。但 2019 九月起,就與台齡和老翁 (輔大心理所翁開誠老師),一起開始,合辦「竹北息壤人文講座」,每回六講,今年將入第七回。
診所是基層醫療,業務比醫院單純,是把自己種在土裡,照顧一片地。
(二) 緣起
這件事,跟廟有關。
2022 九月,我因籍設中壢,接到通知,去光明公園旁,里民活動中心,打新冠追加疫苗。
我本不知,中壢有這麼大的一個綠意盎然的公園。
而且,民權元化路口,有一間樸素的土地公廟。
我心想,診所開在這裡,隨時可以,公園小坐,實在太好了。
民權路上,大樓店面,面積太小,不合適。
中豐路上,老街溪站,工程甫告一段落,興國停車場前,有一店面頂讓,未成。
2023 十月,幾番迤邐,遂來到中美路。
2024 一月二十八日,開幕前夕,在診所對面,裕國路小巷,找到興國里福德寺。這是一個潔淨的,與生活肌理密合的,在地的土地公廟。
意思是說,我本不知,一切皆由廟而起。
(三) 理念
精神醫療,心理治療,發生在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人生際遇,有命運的因素,遭逢不順遂,只能盡人事,度過這些坎陷。
意思是說,人生必有其,相隨症狀。
但是做人要有信心,症狀不足畏。
必要時,輔諸藥物,以緩解之。但是,服藥不要喧賓奪主,「多少才夠」,非 how much is enough,是 how little is enough,意思是說,要尋找「最小有效劑量」,療程告一段落,即應討論,如何減少劑量,簡化處方。
人,有其個性,有其情緒,有其無以名之的主觀因素。意思是說,除外在客觀際遇命運,人的困難,可以是個人內在的作繭自縛。這時,心理治療,可以考慮。但是,比照上述藥物治療,「多少才夠」,非 how much is enough,而是 how little is enough。意思是說,心理治療,是不得已的,能夠交給生活歷練去學習度過的,心理治療,就不應強作解人,急著進場。而且,能夠短期治療的,就不應沒完沒了的長期治療。
簡單講,精神醫療,心理治療,最重要的是,「將生命還給生命」,幫助,促成,和祝福一個人,「擁有他自己的人生」 (to get a life)。
意思是說,精神醫療,心理治療,就是流浪貓的流水席,就是陌生人的善意,就是放牛吃草,就是明儒陳白沙講的「鳶飛魚躍,回到自然」。
然後,這一切,都發生在,種在土裡,照顧一片地的,土地公廟。
我剛剛說過,那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