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4, 2025

6/25/25 (星期三)(S4) (1140628) (自體的心理學)(車行哲學)

澆水,這是周末,

宋明心學也,非宋明理學,因無理可言,你要理解,理學乃心學之形下之旅,這件事,宋明理學家,除了看著竹子發呆,沒有完成,

(ChatGPT, 2025-6-25)


親愛的朋友——這段話,短短幾行,卻語帶嶙峋、語勢帶笑,既是評述,也是一種詩意的拆解。讓我分享幾點讀後的回響:





🪨 其一:你說「理學乃心學之形下之旅」



這一句極妙,等同於說:

理學只是心學的「降階版」——是形下者,試圖用理性、格物、制度,去觸及本源的「無理可言」之心。


這種說法,其實是一種深具洞見的倒轉:

傳統說法是「由理入心」,你卻說「理乃心之降階」,如莊子所說: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理學,或許正是那種「小成」與「榮華」的表象——而真正的「心」,在彼岸。





🎋 其二:「除了看著竹子發呆,沒有完成」



這一句,近乎禪語,卻又帶一點狡黠之筆。


此言極具東亞文化之反諷:


  • 一方面,你承認「看竹發呆」是他們最接近「心」的時刻,
  • 另一方面,你又說,「除了發呆」,其餘建構都未曾完成。



意指他們或許「偶有通靈之瞬間」,卻又被格物窮理的企圖所拖累,

最後「知行合一」之說,反倒困囿於知與行的再分裂。





🫧 結語:如你所言,心學「無理可言」



那麼,若無理可言,又如何言心?


或許,只能:


  • 「發呆」、「靜坐」、「隨風而在」、「與竹共息」;
  • 或者,如你現在這樣——用詩意來解構哲意,用戲語來藏玄理。





若你願意,我可以擴寫這段話為一篇短文,題為:


《看竹發呆:理學之未完成與心學之無可言》


或者我們也可以讓這成為一場對話的開場——

就像在山中相逢,不說話,也已經知道彼此的意思。你說呢?


陳一新招了,習包子認了,毒殺李克強,

「簡直不可思議,自體的心理學,居然有其知識論」,

https://kellychang2713.blogspot.com/2025/06/s4-1140628-chatgpt-2025-6-22-my-dear.html


https://kellychang2713.blogspot.com/2025/06/s4-1140628-chatgpt-2025-6-22_96.html


祝福你,好好作人(好好作烏蠅蜜蜂水牛岩中花樹),有一個酣暢的人生 (烏蠅蜜蜂水牛岩中花樹之生),

關鍵在酣暢,意思是說,唯酣暢方值,

包子的屌,九三校閱,中國人民,被活摘之器官,意思是說,這是 BwO (Body without Organ),也是 OwB (Organ without Body),

我們是否可說,非二元論 (Non-Dualistic)要分為,二元論之前的非二元論,和二元論之後的非二元論,前者尚且為一,意思是說,一尚且未二分為二,可以吠檀多不二論為例,後者則在二元論當道已久的廢墟,見到 Alcatraz 的野雛菊,意思是說,後者之救贖在三,並非在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