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8, 2018

2018-5-18 (FJU)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HYkYDF527KxMY3FWlMFi8_L1LIIlP2oC?usp=shari

最大的公案在  confusion of tongue between need and desire


需要和慾望 (need vs. desire)
106-12-10

這是昨天留下的伏筆 意思是說 自體心理學中間學派和依附理論 低估了慾望
當然反過來說 拉岡和克萊茵 尤其是前者 高估了慾望 後者則可能可以這麼說 無菌的避之如蛇蠍般的對待慾望
所以問題是自體心理學中間學派和依附理論 這些爛好人們 怎麼會不知道這件事
他們怎麼會以為 回應病人的需要的同時 不會開啟了黑暗的慾望的猛獸的柵欄
昨天我是這麼說的 先餵他吃魚 一段時間後 再教他釣魚
我會不會是自圓其說 我畢竟沒有辦法 沒有機會教他釣魚了 如果我先餵他吃魚
你難道沒有聽過 得寸進尺嗎
我想上述的兩難和質疑 是因為我看到的 跟拉岡克萊茵看到的 是不同的病人 我看到的是低端人口 他們月薪三萬元 渾身髒兮兮 每天必須喝保力達 才有力氣看得到夕陽 他們只有素樸的信仰 沒有辦法辯論形上學
簡單講 他們付不起談話每小時三千元
我為什麼不要求上進 去另一個香水和LV的世界
因為我就是低端人口
物以類聚 你聽過罷
昨天我說 我的難題是 每天洗五千個碗的我 能不能洗出救贖
回到一開始的需要和慾望 我不擔心慾望這麼高級的人類心智活動 我把它交給拉岡和克萊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