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昨天下午謝修女來訪
我提問 Religious therapist vs. secular therapist
後來陳君提問
沒有信仰理由何在
心裡放著這個片語
「The priority of events」
不管你如何定義「事件」 (event)
總之它不是說說而已想想而已
意思是說它要你有所「行動」 (action)
不管你如何定義行動
總之你要「行」要「動」
意思是說你不能只是「坐」著
只是自苦於定義
「太陽下山前
你要起身」
去發生一些事情
比如說
出發去阿根廷
為什麼事件有優先性
如果我想錯了考慮不周到怎麼辦
德勒茲說不要緊
你從阿根廷回來的時候
會有一個「曾經去過阿根廷的你」
那個你不是「從頭到尾坐著枯想的你」
我想 Transcendence vs. Immanence是一個光譜
假如 Transcendence 是一
Immanence 是二
基本教義派是 1.0 (Pure Transcendence) (那個地方,距離自我獻祭,一線之隔。當然,那個獻祭的後面,有天大的承諾。意思是說,自殺炸彈客們,被允諾,會在天堂重逢,繼續作炸彈。)
還俗的和尚離開了這個光譜 (那才是真正的放逐和流浪,這才是希臘悲劇的角色。)
海德格是1.6 - 1.7
德勒茲是1.8 - 1.9
當然德勒茲希望他自己是 2.0 (Pure Immanence)
這個片語
Transcendence vs. Immanence
左邊是靜謐的所在
右邊是存在的喧囂 (La clameur de l’être)
最好的風景
會讓你流連忘返
一再重返的風景
是給人帶來靜謐的風景
是不要求人回應的風景
但弔詭的是
它同時也是
存在的喧囂的風景
這個片語
Transcendence vs. Immanence
是否可以相對於
另一個片語
Representation vs. Presentation (再現 vs. 呈現)
(註:好看的敘事,必須是藝術作品,所以是呈現,而非再現。)
換句話說
有超越當靠山的人
是模擬一個超越的世界
沒有超越當靠山的人
是走在荒野
赤身露體
與自然相見
讓天地在身體留下烙痕
用身體為天地留下刻痕
你要回想那兩張圖
尤其第二圖
所以我們回到一開始
起因是我相信
形下世界的形上基礎
是在形下世界
遍體鱗傷後才
「也許」
找到的
意思是說
極可能
找不到
但即使找不到
也不枉此生
P.S.
這件事,跟關係學派的溢越 (excess) ,和拉岡的 (過度) 享受症狀 (jouissance) ,顯然都有關。
但,這件事,是否說明,我們應該歌頌變態 (perversion)?我想,要當心,變態太享受症狀了。
所以,那塊地 (that area) ,畢竟跟法國人講的變態有異。我心目中的自體疾患,和 Kernberg 講的邊緣性人格構造 (BPO) ,都是破碎的人,流浪的人,他們也許也會變態,但那是深夜的自娛,是不得已的,意思是說,他們連生存下去,都做不到了。
Ref
Sean Bowden, James Bahoh, Kristien Justaert, Alain Badiou
(1) Priority of Events: Deleuze's Logic of Sense (Plateaus - New Directions in Deleuze Studies) (Sean Bowde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1)
(2) Heidegger and Deleuze: The Groundwork of Evental Ontology (James Bahoh, 2016)
https://dsc.duq.edu/etd/1520/
(3) "Ereignis” (Heidegger) or “La clameur de l’être” (Kristien Justaert, 2007)
https://philpapers.org/rec/JUSEHO
Abstract
The point of departure of this article is Martin Heidegger’s relation to two core problems of theology today: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Concerning the first issue, it is known that Heidegger provided a thorough critique on representation as ontotheology. But as for the second problem, transcendence beyond representation, Heidegger remains ambiguous. His concept of Ereignis can be considered as both a transcendent and an immanent event.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I try to ‘resolve’ this ambiguity in confronting it with Deleuze’s purely immanent ontology. What comes out is a redefinition of transcendence in Heidegger and Deleuze as a ‘transcendence within immanence.’
(4) Deleuze: The Clamor of Being, Alain Badiou,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9 (accessible via scribd) (德勒兹 : 存在的喧嚣 / 阿兰.巴迪欧 (Alain Badiou) 著 ; 杨凯麟译, 2018)
註:Badiou 修理過德勒茲,我不確定,Badiou 在上述光譜中,位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