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儒者湛若水(甘泉,1466-1560)在其致仕後,曾兩度從廣州前往湖南, 遊歷南嶽衡山,時間分別是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七十九歲)與三十五年(1556, 年九十一歲),並留下兩部詳實的旅遊日誌與詩文作品:《岳遊紀行錄》與《重 遊南岳紀行錄》。透過對這兩部《紀行錄》的分析與探討,我們可以看到甘泉歷 時百餘日,往返七千餘里的壯遊歷程與行旅遭遇。
本文首先討論甘泉兩次遠遊的路徑與旅程安排,得知他抵達衡山後,首要之 務便是興築書院與為其師陳獻章(白沙,1428-1500)創立祠堂,而於九秩高齡不 畏艱辛險阻,堅決再次前往,也是為了視察此祠堂之存廢。由此可發現他如此熱 衷南嶽之行,即是為了一酬先師未了之遺願。而在第二次往赴的紀錄中,他提出 「晚年進步,在此一遊」的說法,經研究可知此「進步」並非個人哲學理論的飛躍,而是對此趟旅程之艱困與不確定性,將有益於修養境界之提升的肯認及預告。 最後,基於對遊觀山水的價值認同,甘泉提出「游息之學」的說法,其內涵要義 在於:不宜心隨物轉,情隨景遷,反之,當「以我觀山」而不逐景,則山峙川流, 鳥啼花落,無非是吾人包貫萬有之內在心性的開顯與朗現。
總此而論,本文透過詩作的研討,揭示儒者在好遊的時代風尚中,如何將行 旅遊觀提升到修養身心性命的「遊道」哲思。
本不知泉翁當年,有此年邁二游,得知此事,十分佩服,(似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Travels with Charley: In Search of America is a 1962 travelogue written by American author John Steinbeck. It depicts a 1960 road trip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made by Steinbeck, in the company of his poodle Charley.)(但是你要理解,此行查理為主,史坦貝克為客),唯其「以我觀山」一說,宜改為「以山觀我」,至於不逐景,自是當然,從來不信,所謂景點,到羅浮宮,為的是在門口抽菸,到人民會堂,為的是對毛臘肉比中指,到中南海,當然就是荊軻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