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的當代判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 本書作者積四十餘年的佛學研究功力,以十一分判來判釋全體佛法。
其內容綱領如下:1.「拾邊中道」判釋釋迦牟尼與《阿含經》思想,是所謂原始佛教。2.「法有我無」判釋小乘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的實在論思想。3.「即法體空」判釋般若思想與中觀學。4.「識中現有」判釋唯識學。5.「佛性偏覺」判釋如來藏思想、華嚴宗、早期禪、北宗禪。6.「佛性圓覺」判釋天台宗、南宗禪。7.「挾相立量」判釋佛教知識論。8.「空有互融」判釋空宗與有宗的綜合發展。9.「委身他力」判釋淨土宗和日本京都學派特別是田邊元的發揮與開拓。10.「無相立體」判釋京都學派特別是久松真一的禪法。11.「佛性解釋」判釋興起於日本的批判佛教,強調佛教的批判性格與功能,否定佛性思想。
本書所運用的資料,非常多元,除漢語資料外,還包含梵語、西藏語和日本語多種。又本書以文獻學與哲學分析所合成的雙軌研究法來處理有關文本,先扣緊可靠的文本,然後以哲學解析來判別它的義涵。這樣做既可以在研究方面聚焦於客觀的文本,不會離開文本而作主觀的測想,又可析論文本的哲學內涵,為它的思想定位。
- 《佛教的當代判釋的對話詮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
- 本書透過師生對話的方式,展示在判教的脈絡下佛教的主要學派的重要義理。嚴格來說,這不能算是學術研究,而是以通俗的方法,以現代人所熟習的詞彙,對精深博大的佛教義理,作深入淺出的探討。在闡述的過程中,氣氛相當輕鬆,未有予人壓力感。但對一些重要的概念、觀念、問題的意義與影響,還是抓得很緊,不輕易放過。特別是佛教的思想在何種模式與程度方面,對現代人的生活與想法上有所裨益,具有啟發的作用。因此,在宗教判準一點上,便顯得相當重要。本書以動感亦即是宗教的動感性作為基本的判準,以衡量佛教各派在理論上與實踐上的效力,因而對於動感的判準問題,有相當周延的討論。而在學派的要義與實踐方面,本書探討了原始佛教的捨邊中道與淨土宗的委身他力的諸方面的問題。至於其他學派的相關問題,則會在後續的著書中逐一交代。
- 《空宗與有宗: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初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
- 這本《空宗與有宗: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初續》是繼另一本書《佛教的當代判釋的對話詮釋》而寫的,是去年上學期我替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和哲學研究所開講「佛教的當代判釋」一門課的現場錄音記錄,是《佛教的當代判釋的對話詮釋》的接續篇;在內容上也是接續該書而講授的,以空宗與有宗和雙方的融合為主,另外也加上佛教早期出現的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空宗包括般若思想與中觀學,其精神宗旨,可以「即法體空」來說。即是,我們不需將事物的構成要素一一析離,到最後甚麼也沒有,這是小乘佛教說空義的方式。空宗的殊勝的地方在不需析離、破壞事物,單就緣起、諸法因緣生這一原理,便能貫穿事物的內裏,直證其無自性的本質。這無自性即是空。有宗即是唯識學,它的教說的宗旨是「識中現有」,強調一切事物都沒有自性,都是由心識透過一種轉變的活動而顯現,而成立。空宗與有宗的遇合,最後產生空有互融的結果,這是大乘佛教的歸宿。雙方能夠結合而融為一體的義理根據在空宗講性空,有宗講緣起,這兩個意涵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說是相互涵蘊的。性空與緣起在義理上相互含容,雙方的關係是一種分析關係。即是:從性空可以推導出緣起,從緣起可以引出性空。空有互融,在義理上有其必然性。
- 《佛性偏覺與佛性圓覺: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二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
- 本書為繼前此出版的《佛教的當代判釋的對話詮釋》與《空宗與有宗:佛教判教的對話詮釋初續》後的第三本著作,亦是判教系列的最後一本著作,主要是探討佛教中的核心觀念「佛性」的問題。作者以佛性偏覺與佛性圓覺兩種不同的實踐模式來看佛性問題。前者強調一依超越的、分解的路向肯定一自性清淨心,以之為佛性,亦即是成佛的超越的機能,其中包括華嚴宗、早期禪與神秀的北宗禪,為漸悟的禪法。後者則強調一迷與覺的相即不離的平常心,以佛性即隱藏於其內,其中包括天台宗、南宗的慧能禪,慧能禪之後又有馬祖禪與臨濟禪,為頓悟的禪法。神會禪則折衷於清淨心與平常心之間,為漸頓雙修的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