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2, 2021

德勒茲的星期三

台灣碩博論文關於德勒茲共四十篇多藉之讀文學文本或藝術創作只有少數幾篇企圖直接處理哲學議題有一篇是 anti-oedipus 書介倒是沒有人寫 a thousand plateau 書介沒有跟心理學或心理治療有關的論文 (有一篇外文所牽扯上拉岡的鏡像理論) 可見心理所還處理不了他似乎主要仍以德勒茲為主只有六篇掛上 Guattari 的名但恐怕老G 只是陪襯簡單講台灣的 D&G 仍荒煙蔓草不成氣候這件事說明台灣沒有後結構主義的文化氛圍及其互為文本性的條件以致論者罕寡所論只能孤懸

我想有一個題目是 「D&G 如何處理『我』和我的 becoming > being」這個題目和 self, subjectivity, identity, humanism, anti-humanism, posthumanism 有關不確定 identity studies 那邊有沒有人曾引述之如果沒有就太奇怪了

簡單講 self 是人這個臭皮囊拿來過日子混口飯吃的如果你認為單單混口飯吃不夠你就會開始讀後結構主義然後「存在感稀薄的繼續混口飯吃」那種稀薄像在高山深海缺氧意思是說喘到恐慌快要掛了

星期二我跟 S 君說我為甚麼對德勒茲有興趣因為他長得活得言談的像貝克特筆下的自在的流浪漢你不要被他的文字有時繳繞騙了那是哲學書寫的必要其實用他平白的話來說就是「我要從後面操你然後看看會生出甚麼怪胎」你知道我的意思罷能說出這麼有趣的日本 A 片式語言的哲學家不是那種常見的典型的巴洛克式鑲砌的讓人生厭的法國人意思是說我要 (結識) 的就是那個平白雖然我對該怎麼操或被操沒有太大興趣

我甚至樂於想像德勒茲對精神分析尤其是拉岡是不喜歡的意思是說讀不下去的所以他跟老 G 的合作書寫其實言外之意是「我把精神分析和拉岡留給你來處理了」

「I speak after my deat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27Ab%C3%A9c%C3%A9daire_de_Gilles_Deleuze (1988-1989)

https://mitpress.mit.edu/books/gilles-deleuze-z (accessible via scri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