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法,其哲學源頭是尼采,敘事治療原屬家族治療之一支,主要採傅柯,其他如德勒茲等,則未提,意思是說,敘事治療之作為「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是有問題的,侷限的說法,且其作法上,藉建構噤聲者的話語系統,來抗衡既有強勢系統的主宰的用意,甚為明顯,你不要忘記,它是源自家族治療的,上述說明 The Person in Narrative Therapy:A Post-structural, Foucaultian Account (Michael Guilfoyle, 2014) 的不滿,不滿來自 Guilfoyle 也接觸了,關係學派精神分析,和存在治療,以致他不得不回到,「坐在他面前的那個人」,他知道那個人,是被知識,被權力,被系統,建構和決定和壓迫的,但他希望,那個人仍有可能自由,意思是說,後結構主義來看待心理治療,沒有打算宣稱人已死透,希望他仍有「一口氣」,一條腰帶一口氣,的「氣」,Guilfoyle 引言提及德勒茲,猶待確認,他後續,到底怎麼用德勒茲,
小結,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線索之一是,「後結構主義的主體性」 (poststructural subjectivity),是甚麼,還剩下甚麼,還可能是甚麼,
其次,後結構主義的世界,是流放游牧的,更新世的世界,意思是說,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一切都很自然,一切自然就好,
再者,與此同時,人類世的世界,已不可居 (dwell),意思是說,存在處境破碎堪憂,意思是說,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必須是存在治療,也必須是批判的心理治療,
至此,你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對德勒茲,對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這麼寄以厚望,
因為,那是,荒野中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