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6, 2022

多 vs. 一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Badiou 批評德勒茲,畢竟為「一」,意思是說,德勒茲的「多」,不夠徹底,

一,就是, being,

多,就是,becoming,

becoming > being,以至,becoming is being itself,換句話說,無所謂 being 這回事,在路上 (on the road),就是人生,

你要理解,上面這段話,給人帶來,多麼大的自由,

我倒不覺得,德勒茲,畢竟為「一」,我認為,他會說,不要擔心,你會找不到「一」,事實上,找到「一」,找到自己,找到主詞,這件事,幾乎像原始的生存本能一般,會自動發生,就像我們面對混沌,就會想 「make sense」 of it,這個「想要有個說法」的衝動,會讓人錯以為,局面並未失控 ,比如說,當不可解的症狀,有了「診斷」,你就「知道」,你怎麼了,你就「知道」,你該怎麼辦了,

意思是說,你不要擔心,你會失去自己 (self),你要擔心的是,你會被自己禁錮,

這就是,德勒茲,要告訴我們的,「一」會自己詐現,但你要學習,置之不理,在湖邊小憩後,繼續流浪,

因為,你有過,在湖邊小憩的經驗,和能力,所以,你的「多」,不會讓你失去,對「一」的信心,這時,我不稱你為,自體疾患,我稱你為 van lifer,

意思是說,van lifer,的定義是,敢失去自己,但畢竟不會失去自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