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 2023

製片和導演

David Morrell,因為第一滴血,拍成電影,和好萊塢,多有交涉,他的觀察是,八零年代以前,導演至上,九零年代以後,製片至上,

製片的工作,最重要是找金主,對於劇組人選,則和導演一起決定,誰的人事權較大,加加減減,很難講,

導演的工作,是拍攝現場,Wim Wenders 拍片,前一晚,往往還不知道,第二天要拍什麼,所以,導演的狀態,需像即興演出的爵士樂手,有分鏡劇本無妨,但更重要的是靈感,

當然,每個導演,風格不同,未必都像 Wim Wenders 一樣,

導演在後製上,花的時間,遠比實際拍攝多,補拍很費事,應盡量避免,意思是說,就現有毛片,剪輯出一個版本,就算交差,

如同劇場,電影分鏡,亦須秒計,David Morrell 提及小說結構,如何分段時,曾說要考慮讀者的注意力的限制,他引述 Edgar Allan Poe 對短篇小說的建議,須一口氣讀得完 (in one sitting),電影分鏡,亦應有類似考慮,

電影工作者,其工作日,一陣一陣,集中在那十幾天,無日無夜的忙,忙完則又陷入,完全無事,這種節奏忽急驟忽放空的人生,有點像躁鬱症,很有趣,

儘管數位年代,特效技術,推陳出新,比真的還真,但是看到用心的,劇本,演員,對白,取景,光線,攝影,配樂,剪輯,仍然讓人感動,「這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