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ler (9/23/23)
一般理解是,廿世紀中下葉,英語系精神分析著迷於,自戀 (narcissism) 和邊緣性 (borderline) 的現象和難題,以致促成自體理論和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這件事約略完成於 1980,其中作為臨床構建 (clinical construct),BPD 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從 DSM-III (1980),不到卅年,已把故事說完,NPD 作為臨床構建,則嫌薄弱,因為當事人寧死不屈,意思是說,BPD 是比較稱職的病人,雖然難搞,
與上述平行,拉岡的論述,也發展於廿世紀中下葉,停格在 1981,拉岡講的是,RSI,petit objet a,le Sinthome,jouissance,簡單講,就是 (過度) 享受你的症狀 ( (over)-enjoy your symptom),所以拉岡對於變態和成癮,必有獨到的見解,
廿一世紀,BPD / NPD 之原型 (prototype) 現象,困難猶存,稍嫌單調,
我的看法是,廿一世紀,我們面對的現象和難題,最生猛的,已是,變態 (perversion),成癮 (addiction),自殺 (suicide),隨機殺人 (mass killing),
表面上看,題一二,與過度享受症狀有關,題三與絕望有關,題四與毀滅有關,
但此四題,與人類的毀滅性 (human destructiveness),皆嚴重 (seriously) 相關;與 BPD / NPD,自體狀態 (self state),和客體關係 (object relations) ,此二線索,亦相關,唯其相關性各殊,須進一步梳理,
關於毀滅性,則與佛洛伊德講的死亡本能 (thanatos),佛洛姆講的戀屍性 (necrophilia),Otto Kernberg 講的惡性自戀 (malignant narcissism),反社會人格 (ASPD),psychopath,人類的邪惡 (human evil) 的可能性,皆有關,
我想,隨機殺人,跟發動戰爭類似,與 Kohut 講的 narcissistic rage,自毀他毀,一切俱毀,玉石俱焚,同歸於盡,應有關,
巨觀 (macro) 而言,上述四題,與資本主義,和現代性 (modernity) 以至後現代性 (postmodernity) 的異化 (alienation),物化 (reification),廢墟化 (ruination),有關,
(「現代性」的定義,就是,當工具理性,成為唯一理性;「後現代性」的定義,就是,當大自然 (mother nature,Gaia),已經被人類世 (anthropocene),竭澤而漁,滅絕殆盡,徹底消失,不復可見)
(台灣在鄭捷案 (2014) 之後,未見隨機殺人;大陸則近幾年,隨機殺人,此起彼落,層出不窮;這個差異,如何理解?)
台齡 9/23/23 要說的,就是題四,驚悚大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