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5, 2021

5:03 AM (van life 手記)

讀拉岡桑的判準,何者可由現象學描述,何者不可,前者為經驗,後者屬結構,比如說,症狀 (symptom) 為前者,le Sinthome 為後者,所指 (signified) 為前者,能指 (signifier) 為後者。

意思是說,能指,就是現象學,跨不過去的界限。

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後」之所以為「後」的關鍵是,生命不願,為結構所限所梏,的逃脫的企圖 (lines of flight)。

比如說,中國帝制的超穩定結構,決定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意思是說,自由 (freedom) 和解放 (emancipation),的關鍵,是改變原有結構,但又避免重蹈覆轍,只是由新階級,取代舊階級。

意思是說,如果說,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中共的本質,那,就是秦始皇加上馬克思列寧,兩個結構,混在一起的「超級雜種」。

意思是說,中國人的「身」、「心」,捆綁著「雙層超級枷鎖」。

意思是說,中國人,龍天樓後復有龍天樓,須要拆兩次龍天樓,需要被啟蒙兩次。

台灣人,則自古,地處中國文明邊陲,日本殖民五十年,復沖淡中國文化影響,一九四九年,國民黨遷台,島內湧進中國文化,還好蔣氏父子,未被上述,超穩定結構,徹底梏制,一九八七年,作出正確歷史判斷,還政於民,得以建立起,自由得以存在的框架。

意思是說,台灣人,龍天樓後已無龍天樓,只須要拆一次龍天樓,只需要被啟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