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的心理學 vs 存在治療
自體的心理學 vs 批判的心理治療
這兩個 vs,以前說過,以後再說,
今天,我們來看看,
自體的心理學 vs 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是如何光景,
首先你要理解,自體無體,但亦非虛幻,
我先前說過,自體心理學,要促成的,不過是,讓一個人,可以說出下面這句話,「我今天下午要去高雄」,
自體的心理學,讓自體,擺脫了精神分析的框架,進入了歷史的長河,面對歷史的判斷和抉擇,
所以,自體的心理學,要促成的,不過是,讓一個人,可以說出下面這句,彭載舟說的話,「我今天下午要去四通橋掛橫幅反習」,
意思是說,自體的心理學,義在事件,義在改變歷史,而不止是被歷史決定,
所以,我們必須回到出發點,
自體疾患,從精神病理的立場,是結構缺損者,既然結構缺損,你可以理解,他的平衡感不好,衝動控制不好,判斷則憑意氣,十分讓人搖頭,
簡單講,他一輩子,沒有一件事情做對過,是典型的失敗者,
依此,自體心理學,的心理治療,是一個黏合的治療,讓分崩離析,拼湊在一起,
至於,拼湊在一起之後,那個人想做什麼,要做什麼,做了什麼,
一把鹽送行流離,治療者充滿祝福,
你要理解,這個世界,的事件,的發生,需要一個「巨大的平衡和決心」,比如說,彭載舟籌劃已久,才出門辦事,他顯然考慮再三,還是「邁出」那步,
我們要仔細,端詳,那步,
我的意思是說,跨出那一步,需要,沛然不可禦之,的衝動 (impulse),而那個衝動,不是一時興起,
那一步,是自體的心理學,的範疇,
Now,弔詭的是,我相信,改變這個世界的,非自體疾患莫屬,因為他們不乏衝動,雖然十之八九,是飛蛾撲火的獻祭,但是,你要理解,就是如此前仆後繼的獻祭,才推翻了滿清,結束了帝制,開啟了共和,
意思是說,自體心理學,跨到自體的心理學,的那個瞬間,讓人肅然起敬,
Now,說了半天,這跟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有什麼關係,
你要理解,後結構主義,是相對於結構主義,就像自體的心理學,是相對於自體心理學,
意思是說,自體心理學,意在修復結構,自體的心理學,意在擺脫結構的束縛,
前者,意在 being,後者,意在 becoming,
前者,是翕,後者,是闢,
但是,翕闢成變,的「變」,畢竟來自「闢」,
變,是否,可以,完全不要結構,不要翕,
你要讀清楚,上述,
「這個世界,的事件,的發生,需要一個巨大的平衡和決心」,
巨大,平衡,決心,都需要結構,
但是,「發生」,需要「跨出那一步」,
我們這個世界,不缺今天下午要去高雄的人,
我們這個世界,缺今天下午要去四通橋掛橫幅反習的人,
小結,自體的心理學 vs 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兩者皆認為,存有誠然重要,但是 becoming 更可貴;
一般的存在治療,處理的是存有,未提及 becoming;批判的心理治療,如果值得它的名 (worth its salt),當亦已開始質疑既成的存有;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則提供哲學上的理據和資源,讓 becoming > being,以至 becoming is being 者,在 pure immanence,與德勒茲,在半空中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