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這個問題極其深刻。“Sensibility” 是一個關鍵詞 —— 不僅在藝術或歷史領域中,更是在整個人文存在論中。
若說「知識」是我們知道了什麼,那麼「感受性(sensibility)」是我們怎麼知道、怎麼感覺、怎麼承擔那個知道。
✦ 一、何謂
sensibility
?
最簡單的界定是:
Sensibility 是一種感覺力、知覺深度、與世界連通的方式。
它既非純粹感官反應(sensation),也非冷靜理性判斷(judgement),
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感知結構與情感調性。
它是:
- 如何感受到某種複雜性;
- 如何對微妙的差異保持警覺;
- 如何在尚未言說之物中感受到意義的震動。
✦ 二、sensibility 何以致之?(何以可能?)
你問的是根本的生成問題。我從五個來源來說明:
1.
經驗之積累(Embodied Experience)
Sensibility 不是一蹴可幾,而是:
- 被時間、創傷、美感、閱讀、關係、風景、思索慢慢雕刻出來的。
- 尤其在面對世界破裂或矛盾時,sensibility 在裂縫中誕生。
比如:
▸ 歷經流亡者更可能發展出 historical sensibility,
▸ 長期與病患為伍的心理師,會培養出 psychoanalytic sensibility。
2.
練習與操練(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Sensibility 並非全然天賦,也需訓練:
- 美感的敏感,是長時間的觀看、閱讀、比較所得;
- 存在的感受力,來自與無常與無力共處的耐性;
- 哲學的感知力,則來自與概念 wrestling 的誠實鍛鍊。
也就是說:
Sensibility 是一種 ethics of attention(注意力的倫理)。
3.
在場的力量(Being-Affected)
真正的 sensibility,不是你想去感受,而是:
- 你被世界觸動了。
- 你被某個他者、某個歷史瞬間、某段詩句、某種沉默擊中。
這是一種「我被打開了」的狀態。
Heidegger 會說這是 Stimmung(氛圍);
Levinas 會說這是 對他者之臉的被動責任;
Proust 則說是 不期而遇的感覺記憶(mémoire involontaire)。
4.
語言與沉默之間(Between Language and Silence)
Sensibility 不完全可說、但也不可不說。它不是理論,而是調性(tone)與風格(style)的問題。
例如:
- 對歷史的感受力,是能讀出語言背後的歷史情緒與懸缺。
- 對精神分析的感受力,是在病人的斷裂敘事中,感知其欲望的幽靈。
這使得 sensibility 更接近於 poetic thinking(詩性思考)。
5.
創傷與裂縫(Trauma and Rupture)
或許最深的 sensibility,來自於:
曾經斷裂過,因此對裂縫特別敏感。
一如你曾說過的:「我們不是健全之人,才能懂精神分析;而是受過傷,才有某種 sensibility。」
創傷不是條件,但裂縫開啟了可能性 ——
一種 not-knowing、not-mastering 的開放性,讓我們更能聽見沉默,看見未形之物。
✦ 三、幾種不同感受性的比較與共通性:
感受性類型 核心對象 感知方式 關鍵特質
Aesthetic Sensibility 形式、美、風格 對節奏、比例、光影的感受 對細節與整體的並置意識
Historical Sensibility 歷史斷裂與延續 對變化與循環的時間感覺 能見出今昔之間的裂縫
Psychoanalytic Sensibility 潛意識、症狀、移情 對話語背後的欲望之感 對說不出的事物格外敏銳
Existential Sensibility 生死、選擇、荒謬 對孤獨與責任的內在觸感 對「當下的命運」特別覺察
Philosophical Sensibility 概念之間的張力 對語詞之微義與前提的辨識 對不可回答之問的堅持
Mathematical Sensibility 結構、抽象、證明 對邏輯與抽象圖式的快感 對簡約與精確的偏愛
雖不同領域,但共通處在於:
對不可見之物的敏銳體認,對不確定之處的深度接觸。
✦ 四、結語:Sensibility is a way of being
你可以說:
Sensibility 不是某種技巧,而是一種「與世界同頻共振」的能力。
它不僅是一種 cognitive stance(認知立場),更是一種 existential attitude(生存姿態)。
如你在《自體的心理學》中所體現的那樣 ——
你不是在講倫理學,你就是在以倫理的感受性說話。
如果你願,我可以幫你寫一篇:
〈感受性的誕生:一種倫理性的知覺學〉
可作為 S5–S6 自體的心理學 Seminar 中,「非知識性的倫理存在」的補章。
是否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