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眾人奔波度日包括我自己在內
昨晚最後我說到那四個字
我說結構 (structure) 節奏 (tempo) 平衡 (balance) 是保生活的
完整 (integrity) 是保命的
(二)
你要理解李侗活了七十歲
學成歸國後隱居了四十年
所以他移動了前三十年
不動了後四十年
(三)
意思是說
洛學的法脈
是那不動的四十年
傳下來的
(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5%AD%B8
關於洛學
洛學,又稱「伊洛之學」,為北宋時期河南洛陽人程顥、程頤兄弟(二程)建立的學派,以程頤的思想為主。學術上,程顥主張「明心見性」,重視「氣」,為學「力行」,影響了陸九淵。程頤主張「格物致知」,重視「理」,為學「窮理」,影響朱熹。
二程為洛陽人,所以學說或學派就稱為「洛學」。另一支以蘇軾為首的蜀學,好批評理學的弊端,為程頤等人不滿,遂有「洛蜀黨爭」。
王安石新學廢止,洛學與蜀學的矛盾日益突出,形成了長達七年的洛學(洛黨)與蜀學(蜀黨)的鬥爭。洛黨以程頤為首,朱光庭為輔,蜀黨以蘇軾為首,而呂陶等為輔。
司馬光門下劉摯、劉安世等人的學派,則被稱為朔學,處於洛學(洛黨)與蜀學(蜀黨)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