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問道於盲 (Critical Psychotherap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pistolary_novel

The epistolary form can add greater realism to a story, because it mimics the workings of real life. It is thus able to demonstrate differing points of view without recourse to the device of an omniscient narrator.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vice in the epistolary novel for creating the impression of authenticity of the letters is the fictional editor. 

(一)

書信體小說顧名思義是某甲寫信給某乙

「我」寫信給「你」

所以是第二人稱的書寫

這符合一般心理治療的現場的交談和對話

有趣的是一般說法這種第二人稱的小說較少

意思是說一般的小說用的是第一或第三人稱

七等生寫過書信體小說印象中很像偷窺別人的臥房和情書很私密很難看或很不好意思看因此很不想看

心理傳記 (Psychohistory) 應屬第三人稱的書寫

自我敘事 (Self-narrative) 則屬第一人稱的書寫

(二)

有全知的敘事者

那有沒有全知的聆聽者 (omniscient listener) 

治療者的陷阱在喜歡扮演全知的聆聽者

一聽就懂一塊蛋糕 (piece of cake) 絕招三下兩下就解決問題的那個人

很像年輕的布魯斯威利

(三)

既然我們同意

天底下沒有全知的敘事者

也沒有全知的聆聽者

那有沒有全知的督導者

一聽就懂一塊蛋糕 (piece of cake) 絕招三下兩下就解決問題的那個人

很像中年的布魯斯威利

(四)

既然我們同意

天底下沒有全知的敘事者

沒有全知的聆聽者

也沒有全知的督導者

所以你知道我知道我們的督導知道

但是幸好我們的病人不知道

這件事的本質是問道於盲復問於盲

我們稱之為盲或盲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