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剩無幾的,當然是 self,
empathy 是做人誠意 (hospitality),可留,但不必視為功德,當成法寶,過度強調,
selfobject 是存有-在-世間,的那兩個 dash,循 rhizome 方式存有,那兩個 dash,就是與生命連結,用政治不正確的姿勢,
自體心理學,講的 self,是 self under siege,這和後結構主義,講的主體性堪憂,可呼應,
自體心理學,珍惜人的體溫,但它畢竟是,一點五的心理學,對於治療室內的事件,在不違背倫理的前提下,容許,但不主動發生,意思是說,關係學派,會特別喜歡,後結構主義強調的事件,自體心理學,對之,則有點靦腆,
但是,治療室外,治療者,和病人,各自的事件,則正是其生命呈現,自體心理學,毫無疑問,樂見之,
self disorder,的 disorder,恰為其狂野不羈之行徑,和創造力的可能之所據,我先前說過,只要有作品,我就認為值得,所以,他是 tragic man,遠大於,他是 guilty man,上述,符合後結構主義,對人生的理解,
在內外接壤處,你可視內外,為一連續的現象,治療室內,和治療室外,普魯斯特的回憶,和卡夫卡的夢魘,內即是外,外即是內,所以,這是拉岡桑講的拓樸學的環,這也是德勒茲講的 fold,連結內外的,就是 selfobject,就是 transitional object,就是 objet a,
當然,內外,也有,非接壤處,意思是說,作為存在,內外「畢竟兩分」,
Now,上述,最後四字,說明 self 和 other,終究有隔,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儘管雙方各自,生成 (becoming) 未歇,並非一成不變,
這就是,Badiou 對德勒茲的批評,他說老德畢竟背叛了 multiplicity,回到了「一」(Univocity of being),
這裡,需哲學梳理,
但是我想,德勒茲會喜歡,熊十力講的,翕辟成變,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HFU/nx105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