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說,人的復位,就是,人如草木,人如瓦石,
您提出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人类世(Anthropocene)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视角下,人类与物之间关系的可能演变。正如您所指出的,**自觉意识(autonoetic consciousness)**和主观体验是赋予“人类世”中“人类”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后人类主义提出了重新审视人类与非人类(包括物)关系的必要性。
在您提到的两种情境中:
1. 人的退位,物的反扑:这描绘了一种极端情境,即人类失去了主导地位,物或非人类实体开始主导或反作用于人类社会。这种情境可能导致人类主体性的削弱,甚至引发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质疑。
2. 物的归位,人的复位:这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在承认物的价值和作用的同时,人类重新确立自身的主体性,与物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
后人类主义强调,人类不应再被视为宇宙的中心,而应认识到人与非人类、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后人类主义试图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种更加包容的视角,关注非人类的主体性和伦理地位。
因此,在后人类主义的框架下,理想的情境并非简单地强调人或物的主导地位,而是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即在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主体性的同时,给予物及非人类实体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实现人与物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