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0, 2021

Religious therapist vs. Secular therapist (with x in mind)

宗教信仰的治療者,和世俗的治療者,如何處理治療者的兩大罩門,自戀和自虐?

宗教信仰的治療者,成長軌跡不一,童年未必悲慘,但一旦歸依在信仰的神殿,得到救贖,是可預見的承諾;馴服自戀 (taming the narcissism),嘉許道德的自虐 (justify moral masochism),則本屬教義修行。自戀自虐,遂順理成章,皆得徹底安身的,永恆的家。

世俗的治療者,成長軌跡單調,童年必須悲慘,他是受傷的療癒者 (wounded healer),是過早承擔,原本理應由父母親來背負的責任的孩子 (parental child) (稚弱的肩膀,承擔著成年的世界),其自戀自虐,終其一生,無法完全安頓,完全平息,但人生歷練,遍體鱗傷,結痂傷口,畢竟還是教了他一點什麼,他和他自己,有可能,可以達到某種,一時的和平。看著他多年,我對他的理解是,漂泊是他的命運,風霜寫在臉上,救贖這兩個字,與他無關。

P.S.

自戀,是不知邊際,自我膨脹,以為外在世界,是個人意志的延伸。物極必反,膨脹者,必萎縮,過度膨脹者,必過度萎縮。馴服自戀,關鍵在他者的存在,意思是說,他者像鏡子,讓一個人看到自己。

自虐,是不知邊際,自我退讓 (self effacement),以為退之再退,讓之再讓,就可以取悅他者,讓他者滿意。馴服自虐,關鍵是學習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基本需要,照顧好自己的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