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高架橋上,有點恍惚,今天,氣血一度翻騰,就是快要吐血的意思,突然知道,近兩年,讀書的方式有變,能夠處理大量的書了,其實,早幾年,亦可處理,但那時飛不起來,那時想法是,須精讀之書,少之又少,極寡,多數挑選一二章節,讀之即可,更多則瀏覽目錄,讀前言結語即可,文章亦然,須通篇筆記者,極少,多數讀摘要結語,即可,上述,跟剛剛突然知道的,有什麼差別,我想,差別在,我突然發現,近兩年,我不是在做筆記,以前做筆記,是為備課,做成 ppt,束之高閣,而是在延伸解釋文本,意思是說,用書寫,來與之對話,因此,不再糾結細節,因此,自由許多,不,正確的說,是頭一回感到自由,所以,關鍵是書寫,書寫,讓書回到書架,意思是說,不須打開翻閱,意思是說,我看著架上的書,當然,電子書居多,然後,一句一句,寫下我的想法,然後,依稀,「看到那些書,在微笑」,你現在可以理解,什麼是恍惚了罷,
你要理解,尼采流浪十多年,寫下他最重要的書,我不相信,他隨身帶了太多藏書,意思是說,他的書寫,是憑回憶,殊勝不在引經據典,而在思想的翻騰,我現在認為,這是創作唯一的可能,意思是說,我跟尼采一樣,手邊不需要書了,但我顯然比他幸運,手機和平版裡,就是百千萬的書,
尼采,是後結構主義的前驅者,他們都是脫逃者,尼采預見了廿世紀,後結構主義預見了廿一世紀,你要理解,預見的條件是,手邊沒有書,不需要書,但是你知道,書就在那裡,對你微笑,意思是說,我勸你,不要看太多書,但是什麼書都要看,當然,你會做,你的取捨,我剛剛說過,捨多取少,捨之復捨,遂至於無,意思是說,書寫和思想的翻騰,發生在無,一無所有,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