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 2023

答客問 (自體的心理學) (SP 2023)

7/3/23

答客問

Q1. 存在主義治療中外在現實大於內在現實,仍能稱作動力取向的心理治療嗎?
我當時的回答是,外在現實大於內在現實會使得移情相對顯得渺小,儘管存在治療不強調移情,仍有考慮無意識、阻抗、與反移情,因此仍是動力取向的心理治療

答覆:

存在治療與精神分析的關係,有點曲折,諸存在治療學派中,只有存有分析 (daseinsanalysis),與精神分析,淵源較深。

首先是 Binswanger,想在古典精神分析,與胡塞爾,以至海德格,之間,做聯結,發展出他的存有分析 (Daseinsanalyse)。

一開始,就碰到一個迄今未解的難題。

精神分析是深度心理學 (depth psychology),一路往潛意識去;現象學,和海公筆下的存有的現象學,則可視為高度心理學 (height psychology),
其詞匯中,無潛意識一詞,且現象學標榜的,分明是對意識,而非對潛意識的探究。

順此未解的難題,Medard Boss 二戰後,發展出來他的存有分析 (Daseinsanalysis),但其實,仍未解決這個難題。

Boss 在實務上,仍採精神分析的規格,包括躺椅,次數 (?),對夢也十分看重。其書「存有分析和精神分析」 (Daseinsanalysis and Psychoanalysis),擺明了就是要融合兩者。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 Medard Boss 處理的精神分析,是古典精神分析。意思是說,存有分析,如果要「足夠的」(adequately) 與精神分析對話,那麼佛洛伊德過世之後,迄今的精神分析發展,須重新處理一遍,這件事迄今未辦,Alice Holzhey-Kunz (2014) 一書,就是例子。

且,Boss 在 Zollikon Seminars (1959-1969) ,所學到的海德格,照理說,應該是二戰後的轉折後的後期的海德格,但是,這件事,很有疑問。意思是說,很有可能,海德格跟這群哲學門外漢的瑞士人,講的未必是後期海德格。比如說,上述 Alice Holzhey-Kunz (2014) 一書,Alice 仍堅持,存有分析所依據的海德格,要回到存有和時間 (1927) 一書 (那是早期的海德格)。

以上,說明,存有分析,須處理「兩個落後」,一個是1930迄今的精神分析發展;一個是1936-1942以後的後期海德格,包括 ereignis (event),gelassenheit,the fourfold,dwelling,onto-theology;其中,event 和後結構主義哲學,有密切關係。

存在治療的其他學派,包括 Viktor Frankl 的 Logotherapy (包括其學生 ALFRIED LAENGLE 順著 Logotherapy 發展出來的 Existential Analysis),英國人強調的現象學的路數,美國人的人本經驗學派的存在治療,這些,與精神分析,都沒有太大淵源。

我認為,存在治療,的關鍵在,對於「存在處境」的真切感受。存在處境,有內有外,內為普魯斯特的回憶,外為卡夫卡式的夢靨,「釐清內外,然後尊重他的決定」,是我心目中的存在治療。換句話說,精神分析,要幫的忙,是內的部分。這些內的情結,恰恰就是阻礙了存有的彰顯,的內在的因素。

當然,外是另一個故事,一般只強調治療室內的精神分析,處理不來,除非那是 Social Psychoanalysis (Lynne Layton),Psycho-social study (Stephen Frosh),Decolonizing therapy (Jennifer Mullan)。



Q2. Schizoanalysis的個案治療到最後會是什麼樣的狀態?
我當時的回答是,Schizoanalysis可能沒有所謂的working through,對於個案應該沒有期待要如何變化,而是活出他/她自己,所以維持個案在充滿可能性的混沌狀態,然後等個案會有什麼可能性產生

答覆:

Schizoanalysis 是什麼?迄今無明確說法,但是,從 D&G 的論述,我們可以有不少想像。

我想,分裂分析,講的是,event,becoming,immanence,a-signifying semiotics,rhizomatic connections,assemblage,deterritorialization,reterritorialization,molecular revolution,etc,意思是說,用來對抗專制獨裁,再好不過,用來解放人生,其妙無窮。

依此,分裂分析,不是用來治療精神病理的,因為它根本不打算用精神病理讀人。而且,分裂分析,對治療者的要求甚高,治療者必須曾經深諳自由三昧,否則無法促成另一個人的尋找自由之旅。簡單講,分裂分析,是打算給人,給人生,給生命,帶來自由的。

再者,分裂分析,對於廿一世紀,有一奇特的相應,那就是物的反撲,AI 主宰了生命,取代了生命,人類自掘墳墓,必定滅絕,意思是說,照這個玩法,人比碎片不如,後結構主義作為生命哲學,遂再恰當不過。

但是,上述的那最後一段話,我不甘心,我想替那些碎片,找回一點人形,那一點人形,就是自體的心理學,所說的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