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wikipedia.org/wiki/Svabhava
literally means "own-being" or "own-becoming". It is the intrinsic nature, essential nature or essence of beings.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AA%E6%80%A7_(%E4%BD%9B%E6%95%99)
在印度諸宗教中,自性(梵語:स्वभाव,svabhāva,巴利語:sabhāva,藏語:རང་བཞིན,威利轉寫:rang-bzhin),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是個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這個概念在不二論、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的課題。佛教也接受了這個概念,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自己的論述。在大乘佛教和大圓滿等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論之一。
在佛教文獻中,它與本性(prakṛti)或我(ātman)經常被視為同義詞[1],但自性的起源較晚,直到部派佛教的論藏中才使用這個術語。
梵語:svabhāva,由स्व(sav-,自己的)與bhāva(有)所組成[2],這個術語源自古印度哲學,原指法(dhárma)存有自身的性質。與古希臘形上學中的本體、本質、實體,及康德哲學中的物自身(德語:das Ding an sich)的意義接近。在佛教採用之後,自性又被用來作為真如、法性與實際等的同義詞,唯有覺悟聖者才能了知[3]。這兩種觀點,形成世俗自性,與勝義自性的區別。佛教主張無常、無我,因此一般來說,不承認世俗自性存有,而改以空性來取代。但是在不同學派中,對於勝義自性是否存有,其見解不一,例如,如來藏學派認為如來藏擁有不變的本性,為勝義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