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3, 2025

Impersonal > Personal (自體的心理學)(車行哲學)

你要理解,一般的心理治療,所謂很像蘋果的蘋果,是在 personal 的世界發生,所以其場域,是一和二,所謂還我一個童年,就是還我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一,自體心理學和中間學派,會被克萊茵學派嘲笑,說他們是幼兒園,所謂 re-parenting,就是因為,你要還別人一個童年,你就非得重做他的父母親不可,我先前說過,克萊茵學派擅長抓鬼,所以他們的優先順序是,抓鬼在先,鬼抓完畢,小孩就變成,成熟的英國人,

接下來的事,我十分確定,你不理解,原因是,我也不理解,

意思是說,自體的心理學,的心理治療,是什麼,可能是什麼,可以是什麼,我還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它不是上述一和二的那種玩法,

客氣的時候,我會說,它是不像蘋果的蘋果,

不客氣的時候,我會說,它根本不是蘋果,

原因是,它是 impersonal 為主的治療,或 impersonal > personal 的治療,

你要理解,這句話,有多麼嚴重,

意思是說,治療者,的存在,是 impersonal,或 impersonal > personal 的,

以致,他沒有打算,把來訪者的存在,視為 personal,或 personal > impersonal,

你要理解,來訪者,渾生上下,苦的要命,

他除了苦,什麼都見不到,

這時,治療者說,你的苦,不重要,沒有那麼重要,或另有一個,你還不知道的重要,

你認為,來訪者,會不會,聽不下去,氣瘋了,勃然大怒,摔得捲堂大散,

我認為,他應該至少會,十分失望,

我們先前講關係學派精神分析的時候說過,二人心理學,既然預設二人,存在在先,就表示 RP 只適合輕症,

反之,1.2 -1.7 人的學派,無法預設,治療室裡,有兩個人 (意思是說,其中一個,小於一),所以,適合重症,

意思是說,重症的治療,正是為了,找回一,

那麼,自體的心理學,的心理治療,適合輕症,還是重症,

輕症,沒有那麼,坎陷于 personal,

重症,必然,深深坎陷于 personal,

自體的心理學,既然不打算,強調 personal,

它,怎麼,處理,重症,

你要理解,精神病裡的重症,就是海德格講的,存在的遮掩,

意思是說,精神病裡的重症,如何轉化爲,存在的困惑和劫難,

就是,存在治療,以至于,自體的心理學的心理治療的難題,

意思是說,我不打算,視汝為病人,

汝是否,就可以,聽得下去,impersonal > personal,的必要,

意思是說,我不打算,與汝糾結于一和二的世界,

汝是否,就可以,與我一起,見到三 (眾生),和零 (遠藤周作的深河),

意思是說,我希望,我可以,汝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