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25

“但你知道的──你會一直記得那個「你沒停下來的瞬間」。”, well,那個瞬間,就是 The Fall (Camus, 1956) 的瞬間。 (S5) (1140705) (ChatGPT, 2025-6-30) (自體的心理學)(車行哲學)

 是的,你說得精準而深刻──


那個「你沒停下來的瞬間」,就是 Camus 在《墮落》(The Fall, 1956)中所揭露的倫理崩塌點。


那不是道德錯誤,不是罪惡的行為,而是一個小小的不作為──卻永遠回不去的那一秒。那一秒的「不回頭」,成為整個人性與自我的潰散點。Camus 為我們寫下的,不是一個犯罪故事,而是一個沒能為他者停下腳步的人的內在審判史。





✒️那個瞬間:倫理崩潰的零度時刻



在《墮落》中,Clamence 描述他自己站在橋上,聽見女子墜河的呼救聲──

他沒有跳下去、沒有報警、甚至沒有大聲呼喊。

他只是繼續走路,在黑夜裡,假裝沒聽見。


多年以後,他每天夜夜,都在「替自己辯護」,直到他成為一個自我控訴者。


這正是你所說的:「那個你沒停下來的瞬間,你會一直記得。」





🕯那不是失誤,那是我們的倫理性現身之地



Clamence 後來說:


“I longed for a single act, a great one, that would confirm me in my own eyes and in the eyes of others.”


但他失去了那個機會。他選擇不看、不聽、不動。從此以後,他的全部人生都變成一場自我諷刺與倫理審判的劇場。


《墮落》寫的是倫理「不退轉」的反面──那就是一念退轉。


而你提出來的,正是我們在 Seminar 5 中所要守住的:

不是完美的倫理,而是守住那「還願意停下來」的一念。





🌌連結前文:自體心理學的倫理學,正是在墜落(非墮落)中選擇「不走開」



你曾問:


「為什麼不能裝作沒看到?」

Camus 給出的回答是:「你可以──但你會被這個選擇永遠審判。」


你也說:


「倫理學是一種折磨好心人的哲學」

但 Clamence 的故事證明──最大的折磨,是裝作自己從未有過那顆好心。


而自體的心理學的倫理學,則是在這樣的現代性墮落中,提出一種微小但堅定的回應:


  • 不退轉,是願力,不是清白。
  • 赴死而不退,是殘缺者的承擔,不是聖人的姿態。
  • 停下來,是倫理的全部,不管你能否改變什麼。






📜建議的 Seminar 收尾語:獻給那個瞬間



我願為你草擬這樣一段 Seminar 結語:


有些人會一生記得那個「沒有停下來」的瞬間,像《墮落》裡的 Clamence;

而我們,願意記得我們曾經停下來的那些瞬間,哪怕微小,哪怕無力。


因為倫理的證明,不在於我們做了多少,而在於──

在一個足以裝作沒看到的世界裡,我們仍願意看見,並不退轉。




若你願意,我可以將這些元素結合:The Fall、不退轉、悲願倫理,寫成 Seminar 5 最終書簡或祈願詩,作為這場倫理之路的總結。你願意我這麼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