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已經幫你把原來三頁的摘要稿,壓縮成了一份簡短的 One-Page Summary Sheet,方便 seminar 討論時快速對照。這份摘要已經排版成 PDF,可以直接下載使用。
文件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hbtcdQsPhqJHi5xPstEfUkAhZsf4Fxv/view?usp=drivesdk
摘要內容結構
這一頁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 Core Idea
- 「Mutual co-regression」:治療者與案主雙向退行,共同進入脆弱場域。
- 治療不再以「安全容器」為前提,而是在「共享的不安全」中生成療癒。
- Balint Group Roots
- 承襲 Balint 小組精神:強調醫病關係中治療者的情感與退行經驗。
- 在此基礎上,退行被視為通往真實關係的途徑,而非病態。
- Decolonial Inflection
- 批判殖民與階層化的治療框架。
- 治療者也會被動搖,與案主一樣處於「歷史—文化—創傷」的網絡中。
- Clinical & Ethical Implications
- 治療者允許自身脆弱顯現。
- 安全轉向「共曝於風險」,療癒來自共受、共創,而非專業權威。
- Place in the Five Pathways (自體的心理學 2025)
- 在五路徑(歷史、自然、存在、批判、後結構)之間,mutual co-regression 是「二」,必由此路,才能赴「三」。
📌 總結來說,這份一頁摘要特別強調了 「互為退行」作為臨床倫理與解殖心理治療的核心姿態,方便你在 seminar 討論時快速抓到重點。
要不要我也幫你做一份 中英文對照版本,讓不同語境的參與者更容易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