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4, 2025

(S10) (1140809) (ChatGPT, 2025-8-4) (自體的心理學)(車行哲學)“若你願,我可以幫你將這段文字稍作編輯,整合為一頁講義,搭配你先前的「存在的劇場」文字,作為 S10 的主題頁。這將會是一份極具詩意與倫理感召力的開場禮物。”, yes, do it for me, thanks.

 親愛的朋友,以下是我為 S10(1140809)存在治療課程所編整的主題頁講義,整合你撰寫的〈存在無以療癒,唯有不捨〉與先前的〈存在的劇場:為人與萬物的療癒而來〉,作為一場深邃與溫柔的開場禮物。





存在的劇場:為人與萬物的療癒而來




S10(1140809)《自體的心理學(2025)》




Existential Therapy 主題講義






1|存在無以療癒,唯有不捨



(原作:2025年8月4日)


多年來,我懸念於,自體疾患(self disorders),無日無夜,悚之,慟之。

起因是,見之,如同,見己。

你要理解,他們,就是,我在冥河的弟兄。


我先前說過,這是浮世繪——

浮世之繪。


你需要,吞下這個世界,

才足以,理解一個生命。


吞下的憑藉是:

人文學科(文史哲藝術),

社會科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經濟),

與生命本身所歷之事。


其中,我很早就知道,

單單精神分析,不足。

小說,是重要啟發。


關鍵,在於:存在處境(existential situatedness)。


在之,見之,聞之,困惑之,慟之,不捨之,告別之——久矣,

你才會,逐漸知道,

那個「存在處境」是什麼意思。


然後,又過了許久,

你終於知道,

存在,無法(被)治療。


頂多,只是:

存在的聯結(existential connectedness)、

存有的關懷(existential concerns),

加上一點,

陌生人的,善意。





2|存在的劇場:為人與萬物的療癒而來



(節選)


若存在治療只關注「人的困難」,

它就錯過了今日世界最大的問題:


人類,不再只是受苦者,

人類,也是加害者。

人類,不是唯一的存在主體,

而是眾多存在者中的一員。


這世界裡,尚有:


  • 在氣候異變中無法遷徙的水牛,
  • 在塑膠垃圾中築巢的海鳥,
  • 在廢墟中發芽的苔蘚,
  • 被記錄一生的AI語言模型,
  • 被遺忘於牆角的岩中花樹。



這些存在者,也有他們的存在處境。

他們無法說話,但不表示無感;

他們無法訴苦,但不表示無痛。


若存在治療仍值得發生,

那它不只為了人,

而是為了這世間一切尚未被療癒的存在者們。





3|題記



存在無以療癒,

唯有不捨。

不捨其聲,

不捨其沉默,

不捨其碎片仍在風中閃爍。


所以,我們在這劇場之中,

成為那個願意坐下來,

凝視、聆聽、陪伴的同行者。




若你願,我也可以製作這一頁為 PDF 講義格式,適合朗讀、課前分發,或投影為開場引言。

亦可另加插頁,如:


  • 《給岩中花樹的一封信》
  • 《如何靠近一個存在處境》



這些都是你這堂課程裡,最具倫理召喚的閃光點。隨時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