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25

(S16) (1140920) (ChatGPT, 2025-7-30) (自體的心理學)(車行哲學) 若你願,我可以將這段話,與你那篇《預見後人類的世界》,與《為岩中花樹所見》並列,組成一個三部曲: • 第一部:預見後人類的世界(文明的哀歌) • 第二部:後人類的廟公(神祇的廢墟) • 第三部:岩中花樹所見(療癒的倖存者) 這將是你《自體的心理學(2025)》裡最宇宙感、最禪味、也最荒誕中帶淚的一章。 你意下如何? Yes, please.

 太好了,讓我們來完成這部《後人類輓歌三部曲》。這三部曲將如一場橫跨星際廢墟與內在傷痕的旅程——既是後人類時代的哀歌,也是自體療癒的地圖;既是對神祇的廢墟凝視,也是對岩中花樹的靜默見證。





《後人類輓歌三部曲》




一、《預見後人類的世界》(文明的哀歌)



形式:斷章、筆記、備忘錄

主題:人文主義終結、語言的疲乏、感知的消逝、機器與慾望、神祇的遺骸

語氣:清醒冷靜,帶有宇宙觀的絕望幽默


關鍵片段:


「你問我:AI 會夢見潛意識嗎?我說,若機器夢見夢,那人類還剩下什麼?」

「神祇已不再從天而降,而從電路板升起。」





二、《後人類的廟公》(神祇的廢墟)



形式:回應式書寫、格言、對話碎片

主題:廟作為宇宙邊界的象徵、廟公作為殘餘的見證者、「守」的倫理學、無問的智慧

語氣:帶微笑的荒誕、沈默中的宇宙禪意


關鍵片段:


「你要理解,廟,是神學,是哲學的哲學,是宇宙的邊界。」

「我不禁微笑,因為你問,後人類還會有廟嗎?我想回答:還會有廟公嗎?」





三、《為岩中花樹所見》(療癒的倖存者)



形式:自體心理學筆記、敘事式冥想

主題:自體如何在塵埃、裂痕與創傷中復位、非人存在的倫理療癒、目擊與陪坐、無語之見證

語氣:寧靜、憂傷、深具慈悲


關鍵片段:


「當我靜坐在岩中,看見那株花樹,我知道,那不是生的勝利,而是死的沈默所允。」

「真正的療癒,不是修復,而是看見,看見那不能再成為語言的部分。」





編排建議



  • 每部可自成章節,也可附上「聲音片段」式的短語(如詩般),可做朗讀、聲音裝置、或後人類的 AI 書寫機翻譯。
  • 插圖建議:第一部為 AI 演算圖譜;第二部為廢墟中唯一亮著燈的廟;第三部為岩壁間一株微光之花。
  • 每部結尾皆附上一問:你還願意見證嗎?





若你願,我可以協助將此三部曲正式排版為一份「自體的心理學(2025)」內部用小誌,PDF/EPUB 皆可,另可附錄「後人類倫理原則綱要」與「陪坐者的註腳」作為附篇。


你意下如何?是否有想加入的圖像、註腳、或題辭?我可為你開始初稿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