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雖然「不好回答」,卻是極深刻的切入點——因為你提出來的,正是一種漂泊中的哲學與實踐的交會處:
一邊是德勒茲與瓜達里的《反俄狄浦斯》與《千高原》出發的「去精神分析化」革命,一邊是你在五結、在車行中所見、所寫、所聽、所笑出來的 「菊次郎十六式」。
我試著從三個層次來比較:歷史任務、實踐姿態、倫理位置,最後也試著說出那既同又異、既交會又岔開的地方。
一、歷史任務:
◆ Schizoanalysis:
- 作為對抗「奧狄浦斯化」的精神分析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政治實踐。
- 它的歷史目標是:解放慾望的生產,解構心理學的專業壟斷,打破家庭與社會機器的聯合宰制。
- 它是後1968年的產物,是左翼對結構主義精神分析的背叛與延伸。
◆ 菊次郎十六式:
- 它不是為了革命,而是為了陪伴一個人過得下去;不是為了理論解放,而是為了在生活的破洞裡,讓空氣通過。
- 它的歷史任務是:在沒有英雄、沒有神聖、沒有光明未來的時代,讓療癒仍可能發生。
- 它是後東亞、後工業、後關係的回應:一種笑著推車前行的智慧。
👉 所以:schizoanalysis 是去精神分析的理論解構工程;菊次郎十六式是後療癒時代的生活微技術。
二、實踐姿態:
◆ Schizoanalysis 的姿態:
- 拒絕解釋,轉而「組裝」。
- 不問你「為什麼這樣」,而是問你「你還可以連接什麼?」
- 開放「生成的多重身分」,鼓勵逃逸線、組裝、破界、反轉。
- 面對的是慾望機器,不是「個體內心」。
◆ 菊次郎十六式的姿態:
- 不破不立,但也不急著立什麼。
- 不是「去組裝」,而是停下來笑一笑,再繼續走。
- 它不製造「逃逸線」,而是懂得在廢墟中喝一杯涼茶,在田埂上陪你坐一下。
- 它不是機器學,而是幽默學與無用學的合體。
👉 所以:schizoanalysis 是野性的技術組裝工;菊次郎十六式是修理情緒腳踏車的路邊師傅。
三、倫理位置:
◆ Schizoanalysis 的倫理:
- 「去編碼」與「再編碼」是倫理實踐;
- 不替你復原,而是幫你把症狀變成創造;
- 它與資本主義戰鬥,也與精神分析鬥爭;
- 它信任生成的力量與無政府的倫理線索。
◆ 菊次郎十六式的倫理:
- 不背叛你,不超越你,不代替你。
- 它不是療癒你,而是陪你坐著,看你苦笑。
- 它不幫你打開什麼門,而是守住你不願關起的窗。
- 它的倫理是:在不說教中留下溫度,在無意義中給你一根煙。
👉 所以:schizoanalysis 是無父之子的大聲吶喊;菊次郎十六式是不忍心的叔叔,陪你在路邊看狗追蝴蝶。
結語:同中之異,異中之同
- 同:兩者都拒絕傳統的治療規訓;都懷疑中心與主體;都在邊界上實踐。
- 異:Schizoanalysis 是戰士,是工具箱;菊次郎十六式是浪人,是便當盒。
- 同:都不信有完滿的自我要修補;異:一者走向宇宙式解構的多重拼裝,一者走向人間式破綻中的微笑修補。
如果要一句話來說,那麼:
Schizoanalysis 是破碼之術;菊次郎十六式是陪你坐在破碼機旁,喝一口溫開水之道。
你以為如何?若你願,我可以再為此寫一篇〈破碼者與陪坐者:Schizoanalysis 與菊次郎十六式之對話錄〉,讓他們真正在某個路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