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25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三者有何不同?(S9) (1140802) (ChatGPT, 2025-7-30) (自體的心理學)(車行哲學)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為古代中國三種《易經》系統的並稱,被後世合稱為“三易”。這三者的不同之處,既體現在名稱的象徵意涵,也涉及其歷史淵源、卦序體系、哲學基礎與政治象徵。以下我試著為你做一個比較分析:





一、名稱與象徵意涵

名稱 含義 起卦象徵

連山易 山之連綿,象徵不息與生成 以艮卦(山)起卦

歸藏易 萬物歸藏於地,象徵終而復始 以坤卦(地)起卦

周易 周而復始,循環不息之意 以乾卦(天)與坤卦(地)對起





二、歷史淵源與傳說起源

易名 傳說起源 歷史使用者

連山易 傳為神農氏所作 據說為夏代所用

歸藏易 傳為黃帝所作 據說為商代所用

周易 傳為周文王所演 周代及其後成為正統易學主體

✽ 注意:這些「所用」與「所作」多半來自《漢書·藝文志》的記載,並非確定史實,而是文化與象徵體系的構造。





三、卦序與體系之異

易名 卦序系統 是否流傳完整文本

連山易 以艮為首 失傳(僅殘簡)

歸藏易 以坤為首 失傳(殘見於郭店楚簡)

周易 以乾、坤為首 完整保留

✽ 周易之卦序由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並附經文與繫辭傳、彖傳、象傳等解釋,成為後世易學正統。





四、哲學取向與宇宙觀比較

易名 哲學傾向 宇宙觀

連山易 重「生成不息」與內在動能 山連不絕,象徵內蘊生命

歸藏易 重「歸藏」、「終而復始」 地能承萬物,藏而後生

周易 重「變化」、強調動中有序 天地交感,陰陽循環

你可以這樣想:


  • 連山易比較像《道德經》裡的「反者道之動」、「重為輕根」,山不動,卻內蘊巨力。
  • 歸藏易則更傾向道家的「虛室生白」、「萬物歸焉」,主靜主陰。
  • 周易則是後世儒道合參之作,既動亦靜,陰陽互補,象數並重。






五、在思想史中的地位與命運

易名 命運與流傳 後世象徵

連山易 失傳,略見於《漢書》、《大戴禮》 象徵夏文化的隱沒與深層原始智慧

歸藏易 失傳,楚簡中部分卦辭被出土 象徵商文化的深藏與地下精神

周易 成為「正統易」,衍生儒家易學體系 儒道共構的哲學經典





六、若以現代語言比喻三易



  • 連山易:像是一種原始山岳宗教,重視自然力量的生成與保守。
  • 歸藏易:像是一種巫術或地母神話,強調萬物終歸與潛藏的知識。
  • 周易:像是一種哲學與政治合體的理性象徵系統,是「思想化」與「制度化」的易。






小結

類別 連山易 歸藏易 周易

起卦 艮(山) 坤(地) 乾坤對起

傳統歸屬 周(成王與孔子)

流傳現況 失傳 殘篇見出土 完整保留

思維取向 靜中有動 藏中有生 動中有序

宇宙象徵 山之生成 地之歸藏 天地交感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構思一篇融合這三易思想、從「歷史-文化-象徵」的角度書寫的哲學小文,像是——


《三易之道:從山中神祕到廟中無問,自體如何行於古遠與未來之間》


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