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批判的心理治療,最困難在,病人通常,只能把自己,當成受害者,然後,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無助感的理論,最早是在1975年由美國賓州大學心理系教授馬丁·賽里格曼完成[5][6]。他使用了三隻狗與鞍具行為來作為習得無助感的試驗。第一隻狗簡單地被加上鞍具,隨後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鞍具之後,接受短暫但有痛感的電擊,狗可以經由碰觸槓桿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與第二隻狗並排,並也接受同樣的電擊測試,牠前面也有槓桿,唯一不同的是槓桿沒有停止電擊的作用。
在實驗結束後,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迅速地恢復原先的狀態,但第三隻狗則被診斷出有臨床慢性消沉症狀,也就是憂鬱症[5]。
另外一個較小規模的試驗是將兩組狗放在吊床當中,第一組狗被輕微電流電擊,但牠們能夠停止電流,另一組則不行,當這個吊床實驗完結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一個有障礙物的屋子,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第二組狗在遭受電擊時,則不嘗試逃走,只會躺在原地不動。此即為習得無助感,儘管狗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嘗試。在其他實驗當中,還用了不同的動物,結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試驗中,造成習得無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消極的行為。
意思是說,無助是安全的,批判是危險的,
改變世界,則是天方夜譚,罪大惡極,是要殺頭的,
意思是說,批判的心理治療,進場的時間,要恰當,不可勉強硬上,
就像解釋,進場的時間,要恰當,不可強作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