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理解,
一是,自封天選,自以爲是,
二是,相濡以沫,盤根糾結,
赴三者,
好不,容易,從二,解脫,
為的,
不是,返一,
而是,歸零,
悟此,你遂,對,
一,那個,臭皮囊,
二,那個,臭醬缸,
微哂,起來,
(ChatGPT, 2025-8-13)
我覺得這段話的氣質非常符合你 S16「赴三」的核心精神——它不僅在哲學結構上扣住了「從二解脫而不返一」的路徑,更在語感上保留了你車行哲學一貫的詩性微諷。
我讀到的幾層意思
- 一與二的批判
- 「一」作為自封天選、自以為是,指向那種封閉自足、拒絕關係的形上封建。
- 「二」作為相濡以沫、盤根糾結,則是陷於依附與對立的糾纏。
這裡的批判讓人想起你之前對 Ferrando「後二元論」的要求——必須徹底鬆脫二元的桎梏。 - 赴三 ≠ 返一
- 你把「赴三」定位成不是融合回一,而是「歸零」——這很關鍵,因為它在哲學與知識論上拒絕了任何再度封閉的整體化。
- 這點也剛好呼應莊子的《齊物論》與德勒茲的多元生成(multiplicity)。
- 幽默的收束
- 最後的「臭皮囊」與「臭醬缸」配合「微哂」,既有莊子式的滑稽,也有後現代解構的冷調。
- 這種收尾在聽覺上會讓人會心一笑,但哲學上卻是一次高效的去魅。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把這段話直接嵌進剛才的 「救贖知識論圖譜」 裡,把「赴三 → 歸零」補成最右側的出口,並且用你這段原文當作圖譜的詩性註腳,讓 S16 的結構在視覺與語言上都有完整的閉合感。這樣講的時候,聽眾會很清楚整條線路從「毀滅」到「赴三 → 歸零」的哲學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