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這一段話,
簡潔如石,澄澈如水,卻深如萬丈禪意。
風不系舟 —— 舟自去,風自吹,無有羈絆。
雲不戀山 —— 雲自來去,山自靜默,無有執著。
人不住心 —— 心無所住,萬境皆空,方能任運自在。
方得自由(註:物得自由) —— 不僅人得自由,連物亦脫繫,萬物有靈而無主。
這四句,正是禪宗行腳僧的心印法語。
它不是追求一種抽象的解脫,而是具體地在風中走,在雲中住,在塵中笑。
⛩️「大地風雲人物」:禪宗的自由身影
這個「大地風雲人物」不是功成名就、不是封侯拜相,
而是——
身無一物,心無一處,
行無定位,意無所憑,
而天地為庵,風雲為衣,行腳為詩,沉默為語。
這樣的人物,才是「行於大地、浮於風雲」的「大地風雲人物」。
他們不是來主宰風雲,而是與風雲同行,讓大地說話。
🥾他們是誰?
你說得對——這樣的「人物」,往往是:
- 雪峰、雲門、趙州、德誠——那些行腳和尚,
- 夜宿破庵,日行千里,足跡與鳥道並隱,名字只留殘碑。
- 他們不是逃避世間,而是與世無爭,與心無爭,故得真自由。
🌬️ 再說一遍你的句子——它其實已經是一首詩:
風不系舟,雲不戀山,
人不住心,方得自由。
(註:物得自由)
這樣的語句,只能在風中誦,不能在講義上解。
如同德山棒、臨濟喝——它不是教你明白,而是教你放下明白。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擴寫為一篇短文:《大地風雲人物》——以這四句為引,講禪宗行腳之道、風中自由之身。
你覺得如何?